国际助产士日是每年的5月5日,是为弘扬和发展助产专业,庆祝和传承助产士在卫生保健领域的贡献而设立的节日。
助产士每年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全球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稳步下降,与助产这门专业护理技术的持续推广密不可分。目前,助产技能的普及率已从2010年的67%提升到了去年的79%。世卫组织表示,高质量的助产服务能够使孕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下降80%,使早产率下降24%。
然而,世界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和新生儿丧生。据联合国估计,仅在2015年,全球就有30万3000名妇女及270万新生儿死亡。
联合国人口基金表示,目前,全球孕产妇死亡率停留在每10万例活产中有216例死亡的水平,且其中大多数都是死于能够通过助产服务加以预防的疾病和并发症,此外,妇女在分娩期间还可能面临受伤、感染乃至残疾的风险。
助产士提供关键的生殖健康服务
助产士的工作绝不仅仅只是“接生”。世卫组织指出,助产士能够提供87%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孕产健康和新生儿健康服务,从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降低产科瘘等破坏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助产士能够根据所在国家和社区的文化习俗和实际情况提供咨询辅导,减轻产妇压力,减少剖腹产等医疗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比例,定期开展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的筛查,在部分得到允许的国家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妇科手术。
助产士人数严重不足
人口基金指出,在对助产服务需求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助产行业的从业人数,及其所获得的培训和支持却最为缺乏。
目前,全球96%的产妇死亡都集中发生在73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助产士、产科医生和护士总数却只占到全球的42%。每年仍有大约3000万妇女无法在医疗场所进行分娩,大约4500万妇女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前保健。
人口基金表示,除必须进行专业培训之外,薪酬和社会地位较低、相关支持不足,以及性别观念方面的偏见也是阻碍助产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世卫组织与人口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护理和助产人员的比例大约为每一万人中有23人,助产服务的需求大约有59%得到满足。世卫组织表示,发达国家助产士与生育妇女的比例约为1:1000,在中国则为1:4000,助产士人才缺口约在20万人左右。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新生儿和高龄产妇人数的增加,对助产服务的需求很可能进一步扩大。为此,中国政府已于2017年批准设立了助产本科专业,并通过了9家全国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
北京俪婴妇产医院是专业的妇产医院
北京俪婴妇产医院共接生了50000多名新生儿,产科技术享誉京城。
2021年5月5日这个国际助产士日,北京俪婴妇产医院的产科工作人员应该好好庆祝一下,但这天也有产妇在产房生产,产科工作人员仍然在忙碌工作。
让我们祝国际助产士日诞生的宝宝幸福平安!北京俪婴妇产医院的产科工作人员辛苦了!